2024年,法国凡尔赛宫皇家歌剧院管弦乐团在中国多城巡演,收获了极高的赞誉,数场音乐会售罄加座。今年六月,乐团将再次来华,而“阉伶”则是这一轮巡演的主角。你了解“阉伶”这一残忍又传奇的历史吗?
残忍又传奇的历史
一幅描绘亨德尔歌剧场景的1725年版画,画中有阉伶弗朗切斯科·伯纳迪和女高音弗朗切斯卡·库佐尼。
“阉伶”是指在变声期之前接受阉割手术的男歌手。虽然中国古代宫廷也存在宦官制度,但欧洲进行这类手术的目的却截然不同,为的是让男歌手在成年后依旧保留儿童时期的高音音域,同时拥有成年男性胸腔的宏大音量。这一现象起源于16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后在西方世界广泛传播,最终在19世纪末于欧洲衰落并消失。
这些非凡歌手的故事最终凝结在了最著名的阉伶法里内利的神话之中。许多艺术作品都以他为灵感,其中最著名的是由杰拉尔·柯比欧执导的电影《绝代妖姬》。由于历史上并未留下阉伶的真实录音,导演通过将一位假声男高音和一位女高音的声音进行混合,借助法国著名的科技与音乐创新研究机构IRCAM(由法国作曲家皮埃尔·布列兹创立)所研发的技术,再现了这位传奇歌手的嗓音,成功“复活”了法里内利。
而在现代的音乐会上,最初为阉伶创作的咏叹调将由假声男高音来演出。假声男高音主要通过训练使用“头声”或“假声”(falsetto)进行演唱。法国歌手菲利普·雅路斯基就是当今最著名的假声男高音之一。
虽然这种假声演唱在18世纪之后逐渐消失,随着20世纪对巴洛克曲目的复兴,它又重新焕发了光彩。一些当代作曲家也开始为这种声部创作作品,例如本杰明·布里顿和菲利普·格拉斯等知名音乐家。
阉伶的传奇至今仍在流传。凡尔赛宫皇家歌剧院管弦乐团的这次巡演,正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们得以重新聆听这些曾令欧洲宫廷倾倒的“天籁之音”,并体会它们如何深刻影响了当代假声男高音的发展。
Opéra Royal © Thomas Garnier
发布日期: 16 五月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