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

2025当代工艺设计行业法中驻留项目获选者揭晓

由法国驻华大使馆牵头并联合法中机构共同组织的当代工艺/设计行业法中驻留项目2025年度获选者近日选出,法国陶艺家朱丽叶·佩内洛普·佩潘和中国艺术家罗黛诗成为本年度驻留艺术家。

朱丽叶·佩内洛普·佩潘将于今年秋天前往中国瓷都景德镇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驻留,罗黛诗则将前往法国,在位于巴黎和其他地区的法国国家制造局的工场进行艺术探索。她们将有机会深入了解驻留国家的文化,结识同行专家,开展各自领域的技术交流。

 

 

朱丽叶·佩内洛普·佩潘

 

朱丽叶·佩内洛普·佩潘是一位跨学科的法国陶艺家,现居蒙特勒伊。

她毕业于埃因霍芬设计学院(2016)、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2020)及巴黎-塞尔齐国立高等艺术学院(2023)。此次她凭借关于低生态影响替代材料的研究项目入选,该研究有望与景德镇市开展长期合作并持续发展。

 

 

她的创作方法融合理论思考与技术实践。她以一种充满批判性且跨学科的方式,在不同的工艺之间建立联系,她尤其关注材料本身、其环境影响及可能的替代品,在作品中融入了强烈的生态思考。有着丰富的国际背景的她致力于本土知识的传承以及更可持续的陶瓷实践。

 

 

在中国驻地期间,朱丽叶·佩内洛普·佩潘将致力于为瓷器研发釉料,探索低环境影响的替代材料,提出对传统釉料的可行替代方案,为陶瓷行业的生态发展奠定基础。她的研究也将结合对中国新石器时代陶瓷用途与形式演变的思考。

 

 

驻留期间,朱丽叶·佩内洛普·佩潘将有机会探访景德镇与中国的工艺艺术,并在研究过程中得到景德镇陶瓷大学的专业和艺术支持。

 

 

罗黛诗 

 

罗黛诗是一位跨学科艺术家,常驻上海。

她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2011/2016)以及新北市的华梵大学(2016)。此次她因艺术方法的独创性与研究的严谨性而入选驻留项目。

 

 

罗黛诗的创作游走于生物艺术与中国传统工艺的交汇处。2019年,她创立了“铜色基因库”(COPPERCOLORS)——中国首个金属色彩库。铜色基因库被构思为“活的档案”,将铜的氧化层重新定义为一种不断演变的有机体。她通过独特的方法融合化学、生物学、青铜工艺和中国传统绘画,至今已发展出548种铜材色彩变化的模型。通过融合自然过程与人为干预,罗黛诗探索着人与自然如何共同塑造出富有创意与生态意识的未来。她的作品曾在中国及国际展出,包括韩国和荷兰等地。

 

 

 

在法驻留期间,罗黛诗将继续深入其研究,探讨全球化、技术创新与可持续议题背景下手工艺的当代表达与变迁。她的项目具有将中法两国的传统工艺技艺进行对话的愿景,并尝试思考在人工智能与数字制造时代背景下手工艺的角色与意义。

 

 

在这一为她量身定制的驻留计划期间,她也将有机会进入国家家具管理中心的各个工场,并在研究过程中接受专业人员的指导。

 


 

当代工艺/设计行业交换驻留项目

交换驻留项目由法兰西共和国总统于2023年4月对华国事访问期间宣布,每年为一名法国设计师或手工艺者及一名中国设计师或手工艺者提供为期三个月的驻地研究机会。中国入选者将前往法国深入探索国家制造局的工艺技艺,并得到法兰西艺术院的支持;法国入选者将在世界瓷都景德镇和景德镇陶瓷大学开展研究。

当代工艺/设计行业交换驻留项目旨在促进中法两国在艺术与手工艺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两国在该领域均有着深远的传统和卓越的技艺。项目也被列入法国文化部和经济部制定的工艺行业新战略计划(手工艺行业,未来的行业,工艺设计),以促进法国相关机构和法国特有的手工艺的发展。

常驻景德镇的中国艺术家郝振翰和常驻巴黎的法国陶艺家朱莉·布鲁耶成为首批获选驻留的艺术家。

 


 

2025当代工艺/设计行业交换驻留项目评审

 

法国塞夫勒国家瓷器制造局副局长

 

法兰西艺术学院雕塑部通讯院士

 

常驻法国艺术家,首届法国国家家具管理馆与景德镇陶瓷大学合作驻留项目获选艺术家

 

李超 LI Chao

景德镇陶瓷大学国际学院副院长

 

苏丹 SU Dan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清华大学教授

 

张磊 ZHANG Lei

品物流形 PINWU 和融设计图书馆创始人、主设计师

 

贝奥玲

法国驻华使馆文化专员

 

裴诺

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文化专员

发布日期: 25 四月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