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

讲座 | 能源脱碳化如何实现, 又将去向何方?

31.10.2019

02:00

04:30

北京法国文化中心

工体西路18号光彩国际公寓

在不产生二氧化碳的条件下生产电力是应对环境变化的决定性的挑战。为了实现电力能源脱碳化,中国和欧洲国家确立了目标。这场电气系统前所未有的革命引发了技术和经济领域的动荡。因为尽管发电方式有很多种,电力运输可横跨数千公里,但电是不能被储存的。

1030日周三,法国驻华大使馆与法国电力公司将于北京法国文化中心联合组织圆桌论坛,共同讨论现有的向低碳能源过渡的解决方案以及伴随该趋势产生的机遇。

能源基金会气候变化国际事务研究员董钺将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研究员王仲颖以及法国电力能源事业部总监罗兰展开讨论。该圆桌论坛将由中国碳定价和低碳转型专家王庶主持。

处于可持续发展革命洪流中,为了成功实现可持续能源转型,我们应重新思考每种能源的角色及我们消费模式的转变。这一问题不仅涉及科技和经济,它还是我们每个人的选择。

活动将由法国驻华大使馆经济处环境参赞杜扬飞开场,随后圆桌嘉宾们将针对各人的专业领域发表观点。法国驻华大使馆核工业处参赞、原子能与替代能源委员会驻华代表普思韬将在最后阐述他的专业见解,并为活动总结陈词。观众可以在活动最后的问答环节与嘉宾进行交流。

大家还可以在活动后的酒会中继续交流。

 

罗兰 能源事业部 总监

罗兰于2013年底加入法国电力公司,致力于为中国地方政府和工业用户开发区域能源业务。他在亚洲的30年职业生涯中(其中一半的时间在中国),主导建立了25家公司,业务涵盖生物质热电联产和生活垃圾处理,城市燃气网络,储能,区域供冷和城市供热等领域。在他的领导下,第四代数字化工具已广泛应用于区域能源项目中。

主要项目包括建设英国伯明翰的市政垃圾焚烧厂,新加坡滨海湾商业中心的大型区域供冷项目,帮助韩国首尔的天然气管网项目上市,管理工业热电联产设施以及在中国开发的十余个区域供热供冷项目。

他目前同时负责法电中国的新业务开发,主要包括数字化,氢能,储能和电动出行等。

 

王仲颖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研究员。

他毕业于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所,获得能源系统分析硕士学位。
他从1989年开始在能源研究所工作,自1996年以来,王仲颖一直在国家发改委的能源研究所从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研究,可再生能源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能源系统优化以及能源、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战略的研究。二十多年来,王教授一直为中央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提供支持。他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项目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此外,他还是相关国际权威机构进行的重大研究的联合作者。

 

董钺 能源基金会气候变化国际事务研究员

法国公民,毕业于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学院。他在2014年获得了在帕莱索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和原子能与替代能源委员会(CEA)制备的等离子体物理学博士学位。作为桥、水、森林工程师,董钺在法国生态与团结化转型部(MTES)能源与气候总署(DGEC)开始他的职业生涯,最初负责欧洲ETS碳市场评估和审查,随后担任碳市场部门副主任,并在担任该职位期间作为法方谈判代表参与欧盟碳市场改革。董钺于20194月加入能源基金会,担任气候变化国际事务研究员职务,协助总裁和总裁办公室主任分析与规划国际能源和气候战略。

 

王庶,碳定价、低碳发展、能源顾问

中国碳定价和低碳转型方面的专家,在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都有经验。 他深度参与了中国碳交易体系的发展。 他的贡献促成2011年启动了7个区域碳交易试点市场,并于2014年制定了碳交易管理临时措施。2010年至2015年,他被任命为官方代表, 代表中国参加了由世界银行赞助的《合作伙伴市场准备计划》。

发布日期: 2 十月 31, 2019